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肖暖暖通讯员郑连乔葛柳宏景士杰信钰证券
暮色中的奉化街头,小哥、花园等冷饮摊上的“一川桑语”桑果汁清甜漫溢,与晚风交织成独特的香气。这杯时下火爆的饮品,正是宁波市乐清商会与尚田街道许家村“结对”后结出的第一串甜蜜果实。
近年来,省市区发挥工商联及所属商协会平台优势、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,积极参与推进乡村振兴,通过产业帮扶兴农,为村庄发展破题开局。奉化区工商联巧织“商联村社”网络,向上争取资源,6支异地商会跨越山海架起资源桥梁,在农业、文旅、基础设施等领域新落地4个项目;向下挖掘潜力,5家本地商会深扎乡土培育共富根基,每年助力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。让工商资本的锐度与乡村资源的厚度碰撞融合,在四明山麓浇灌出共同富裕的繁茂森林。
异地“亲家”跨海来: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
今年2月,区工商联积极对接上级资源,邀请宁波市乐清商会来到尚田街道许家村考察。通过深入调研,双方就围绕发展桑葚产业正式结对共建,正式开启政商校地合作新模式,联合宁波大学和区内加工厂共同开发桑葚酒、桑葚果汁等深加工产品,从市场调研、产品定位、口味调试到包装设计信钰证券 ,“一川桑语”品牌系列产品应运而生,村里马不停蹄筹划建设冷库,要让桑葚真正实现“全年在线”。今年以来,桑葚订单式销售超8000斤,帮助桑农增收超5万元。项目实现果品初加工产品的市场转化,累计生产果汁15000瓶、果酒1500瓶、大瓶果酒250瓶,桑葚汁等产品已成功入驻宁波市内10余家口碑餐饮店、超市,亮相各大展销会,切实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收。下步,乐清商会计划推出“横山坝下·葚是美好”的特色研学项目,重点将“一川桑语”品牌逐步培育成为许家村农产品公用品牌及横山文旅品牌,为乡村共富注入全新动能。
受访者供图
视线转向裘村镇陶坑村,这里与义乌商会的“三年之约”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帮扶范畴。义乌商会联手侨商,以“百侨帮百村”项目推动当地经济发展,开发了包括侨商生态农场、云种水稻、白芍种植和“颐和居”民宿在内的多元化项目,推动乡村振兴。项目实施以来,已为陶坑村引进项目投资365万元,政策补助680万元,增收143万元。
信钰证券
受访者供图
本土“乡友”扎沃土:织密产销闭环的网络
曾几何时,大堰的白茶、豆腐、笋干等农产“藏在深山人未识”,村民们总觉得“能卖出去就行”,一年忙到头收入却寥寥无几。大堰商会会长单亚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“以前每次回家,后备箱都塞满山里货。这么多好东西藏在深山,太可惜了。”单亚敏的话语里满是感慨。她反复劝说村民做精品、树品牌,更统筹商会资源打通线上线下渠道,邀请浙江元一餐饮管理有限公司、宁波谷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仙作为“云耕大堰”系列农产品发言人,为他们直播带货,让山货稳稳坐上“云快车”,今年以来,累计推动销售农产品4000余万元,助力农户增收400余万元。如今,“大堰有礼”“云边小镇”等品牌叫响市场,云边小卖部生意红火,“大堰白茶”“古法豆腐”共富工坊稳步运转,曾经的深山土产成了城里人的“紧俏货”。
这背后,是“商联村社”的持续发力——“商会+村社”模式以长效合作替代短期帮扶的探索,既激活了乡村沉睡的资源,又拓宽了民营企业参与共富的渠道。商会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、技术、产业上的资源优势,协助行政村科学谋划产业发展,探索打造村企合作共富工坊,推动村级发展从“单打独斗”向“抱团发展”蜕变。目前,该镇23个行政村已实现帮扶帮富全覆盖。
双向奔赴育新机:共富基因在产业链上生长
如今,这样的“双向奔赴”正在奉化遍地开花。莼湖商会精准解决西谢村青梅销路问题,国内市场与三只松鼠等知名品牌合作,上架老婆大人等线上线下商超,国外远销日本市场,累计每年帮助谢西村等地销售青梅2000吨;溪口商会聚焦香榧附加值提升,在每年帮助农户销售3000斤香榧的基础上,推动衍生产品开发,促进产区农文商旅养融合;新生代联谊会与西坞街道金溪五村及农创客结对,推动技术、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;方桥商会与上三村签约,将在党建、产业、人才培育等方面深度合作;宁波市九江商会与尚田街道张家坑村携手,探索“产业链融合”计划;宁波市江苏商会党支部与甲岙村党总支党建联建,助力基层治理与共富……这些刚播下的种子,正顺着产业链的脉络扎根生长。
“商联村社”模式的核心优势,在于突破了“企业单帮独扶”的局限性,形成了组织化、系统化的合作生态。异地商会是精准对接的“资源转换器”,本土商会则像熟悉田埂的老农,总能找到资源与市场的精准咬合点。当商会的市场敏锐度遇上乡村的资源独特性,当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连着农户的钱袋子,共同富裕就不再是口号信钰证券 ,而是农产品从萌芽到舌尖、从土地到账本的自然生长。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